2025年10月30日,广东白云学院第二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,由建筑工程学院创景工作室精心策划的"华彩故园 · 丹青乡韵"主题色彩画展同步开展。本次展览以国家"乡村振兴"与"文化自信"战略为引领,深度融合建筑学、风景园林等专业特色,通过学生们的原创作品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美学价值,开创了"专业教育+美育实践"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。
图1 建筑工程学院展区
本次展览作品参赛对象覆盖24届风景园林专业全体学生,共展出20多组优秀作品。展览以“一城一画 · 一乡一景”为核心命题,聚焦古村落、梯田、水系、老街巷、家乡风景等地域文化符号,以多元形式展现乡土风貌与生态美学。学生通过水墨、水彩、水粉等绘画媒介,生动阐述着地域性色彩与乡土情感的链接,深度挖掘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美学价值,完成从乡野调研到艺术转化的完整创作闭环。
图2-3 学生色彩作品展陈
在城市化进程中,乡土景观特色逐渐弱化,地域文化符号的艺术化传播成为重要课题。本次展览紧密结合园林生态、艺术美学等学科知识以及时代发展需求,融合专业特色,以乡土风景为创作核心,通过传统绘画与数字艺术的有机结合,用鲜活的色彩作品展现出乡土美学的独特魅力,更以创新形式解锁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,搭建起一座连接乡土记忆与艺术表达的桥梁,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美学体验。
展览筹备期间,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师常云凤、冯晓扬,带领创景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,从作品创作、装裱到展区规划、陈列,均体现出严谨的专业态度与高效的团队协作精神。此外,创景工作室构建的"三维培养体系"为本届展览注入专业动能:线上开设"色彩语言解码"专题研讨会,线下进入色彩课堂专业教师亲自指导,并邀请企业导师解析地域色彩美学,建立"双师指导机制",使学生在色彩心理学、空间叙事学等专业领域获得显著提升。
图4-5 师生观展现场
创景工作室导师常云凤、冯晓扬老师介绍,本次展览构建了"三阶递进"育人机制:基础层通过"色彩心理学""地域材料学"等课程夯实专业基础;拓展层借助"AI+手绘"混合式创作提升技术应用能力;跃升层依托国家级赛事平台实现成果转化。这种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,参展的20余名学生中,已有8人左右在省级以上手绘创意设计竞赛中获奖。
本次“华彩故园 · 丹青乡韵”画展,深刻诠释了“专业教育+美育实践”的融合模式。未来,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、百千万工程等相关内容,持续深化"在地性设计"人才培养,推动专业教育、美学培养、地域文化传承的创新耦合。(文/建筑工程学院常云凤、王家硕 图/创景工作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