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响应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,10月30日,建筑工程学院面向25级建筑学新生成功举办“虚拟建筑照片建模数字化工作坊”。本次活动以建筑模型为实践载体,通过“手机拍照+UE5软件”的创新组合,引导新生掌握照片建模核心技术,激发学生的建筑设计学习兴趣,为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筑牢基础。
活动聚焦“零基础入门、沉浸式实践”,采用“理论讲解+现场演示+分组实操”的三段式开展。宋子豪老师首先结合建筑数字化案例,阐释照片建模技术在古建筑修复、建筑可视化、游戏场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,让新生直观感受技术实用性。随后,老师围绕“手机拍照技巧”与“UE5软件操作”两大核心模块展开演示:从手机拍摄的角度选择、光线控制、照片重叠度,到UE5软件中“照片导入-特征点匹配-三维模型生成-细节优化”的全流程操作,每一步均配合屏幕投屏细致讲解,确保新生理解技术原理与操作逻辑。
图1老师讲解照片建模技术要点
实操环节中,学院提前准备了建筑模型、现代雕塑摆件等多样化素材,新生以3-4人为一组,分工完成“素材拍摄-软件建模-效果调整”任务。过程中,师生互动频繁:有小组因拍摄角度不足导致模型缺失细节,宋子豪老师及时指导补充拍摄方位;有新生对UE5中“模型纹理贴合”功能存疑,老师通过一对一演示,讲解参数调整对模型质感的影响。新生们积极尝试、互相交流,从最初的第一次接触软件到逐步掌握技巧,最终均成功生成了完整的模型数字化文件。
图2现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生成的建筑模型
此次工作坊成效显著:一方面,新生通过“亲手操作+即时反馈”,快速掌握了手机拍照建模的核心方法与UE5软件基础技能,打破了对专业数字化工具的“距离感”;另一方面,活动紧密结合行业需求——UE5作为当前建筑可视化、元宇宙场景搭建的主流软件,其技能储备直接贴合企业对“懂设计+会技术”复合型人才的招聘需求,有效提升了新生的职业发展信心。(图文/建筑工程学院宋子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