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样板党支部成果展示】课程思政守正创新 专业育人润物无声——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打造“三维立体”思政育人新模式

2025.03.14

顶层设计:构建课程思政“四梁八柱”

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将课程思政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,建立“支部统筹-党员带头-全员参与”三级推进机制。近三年,支部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23次,制定《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》,明确“价值引领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”三位一体教学目标。

创新实践:三大示范课引领教学改革

历史维度铸魂:张静副教授在《中外建筑史》课程中,通过解析延安中央大礼堂、广州农讲所等红色建筑的空间叙事,让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,该课程入选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。

技术维度赋能:方玲副教授在《建筑制图与CAD》课程中创新“五图思政”教学法,将港珠澳大桥BIM技术应用案例融入制图规范教学,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,课程案例获2023年省级展播优秀奖。

文化维度增信:朱国婷老师在《出版与印刷设计》课程中,带领学生研究《新青年》杂志版式设计,在字体设计训练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,指导学生完成“红色文创”作品37件。

育人成效:学生成长数据说话

竞赛获奖: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专业竞赛奖120项,其中“乡村振兴建筑设计大赛”获奖作品60%融入思政元素。

学术成果:学生发表《岭南传统民居保护中的文化自信构建》等党建相关论文9篇。

社会实践:2023年组建11支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队,为郁南县设计农产品包装20套,获地方政府感谢信3封。

机制保障:筑牢思政育人“压舱石”

支部建立四项长效机制:

资源共建: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,实现全院专业课程100%覆盖。

评价激励:将课程思政成效纳入教师考核,党员因思政教学突出获职称晋升。

师资培育:实施“青蓝结对”计划,资深党员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设计思政教学方案。

校企协同:联合企业开发校企协同课程。

(图文编辑/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 王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