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生态危机与城市更新需求交织的时代语境下,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工学门类中兼具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交叉学科,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,就业前景广阔。
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需求,构建了“AI数智”赋能+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+“可持续”设计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专业深度融合生态学、建筑学、艺术学与数字技术,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学科实践体系。
本专业注重 “产学研用”融合,依托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教学。基于OBE教学理念,学生能系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、植物应用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核心技能,在生态分析、文化设计等方面形成优势,成长为具备创新思维与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服务大湾区绿色发展。
本专业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家国情怀、健康人格、国际视野、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,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,具有一定的景观设计思维、项目管理、园林施工等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,熟练掌握景观规划设计、景观方案设计、施工图设计、绿化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技术,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、沟通表达、分析评估、项目实施等能力,能在园林景观设计、城乡规划及建筑设计、园林工程管理、绿化设计及施工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及相关企业、政府部门从事规划与设计、景观设计、植景设计、景观维护与改造、园林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
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与生态发展需求,以 OBE 教育理念为核心,构建了“AI数智”赋能+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+“可持续”设计实践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:
★ 应用型课程体系
风景园林专业与建筑学、 城乡规划专业资源共享,进行课程群建设,形成学科一体化专业学科模块主要对接岗位(群)的需求,体现“重创新、强实践、擅应用”的课程体系。 其中专业平台又设置 5 大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美术基础,风景园林理论基 础,风景园林设计基础,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,数字化景观技术基础;同时以为新技术模块、传统文化模块、自主学习模块形成了 3 大拓展模块为学生发展提 供更长远的拓展。最终整个课程体系以“5 平台+5 核心+3 拓展”的形式展开, 为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。
★ 六大研究团队
数字化景观设计团队:专注于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景观设计。
制图与施工图设计教研团队:负责景观项目的详细制图和施工图设计。
辅助设计软件教研团队:研究各种辅助设计软件以提高设计效率。
植物学及栽培应用团队:研究植物学知识并应用于景观植物栽培。
新技术研发团队:探索并研发景观设计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。
园林表现技法团队:专注于园林设计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呈现。
★ 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
1、学生第二课堂《生态微景观设计》项目介绍
本项目顺应国家“生态文明”建设号召,以绿色设计为主要宗旨,用科学、艺术手法将园林元素通过微景观形式表达出来,展现微缩园林林景现之美。旨在用科学、艺术元素融入景观现设计的方法,倡导未来生态景观建设之路上,有更多的科学、艺术元素参与进来,通过温和、有品质的手段实现生态景观建设。
微景观设计成果展示现场师生合影
2、学生第二课堂“绿美广东·粤景微韵”微景观设计大赛
本项目以“绿美广东·粤景微韵”为主题,旨在通过微景观设计展示广东省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韵味,展现自然生态、城市园林、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等元素,让学生在微小的空间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文的魅力,引领学生热爱生活、珍爱环境,共同打造绿色生态美丽的广东。
以微景观设计为窗口,展示了广东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,注重生态环保、本土化、创新性、艺术性、实用性。鼓励学生们结合科技创新,打造智慧、绿色、可持续的微景观,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广东自然生态系统的知识,增强了爱护自然、保护环境的意识,同时会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,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3、学生第二课堂《心花怒放·向美而生》花艺设计项目介绍
“心花怒放·向美而生”花艺设计作品展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与花对话的机会,参与者可以使用各种花材、工具创作出独特、精美的花艺作品,不仅可以学习到花艺知识,拓宽自己的设计视野,提升自己的花艺水平,更加关注大自然和环境保护,还可以通过花艺作品传递美好、陶治情操,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文化艺术节花艺设计展区风景园林专业师生合影
★ 学生在校创办专业特色工作室
风景园林工作室通过 校企合作、竞赛活动、技术培训 等方式,将课堂理论(第一课堂)延伸至实际项目实践(第二课堂),帮助学生提升技能、积累经验,并对接行业需求。
风景园林专业聚焦学生新知识获取、新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,构建 “校内实训 - 创新创业 - 校企协同”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。校内配备全流程实践场室,从画室、制图室、模型制作室夯实设计基础,到计算机辅助设计、BIM、建筑虚拟仿真等数字化实训室强化技术能力,再通过绿色建筑技术、建筑材料、工程测量等实验室深化工程认知;同时,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验室开展前沿科研与技术攻关,以户外数字花园实践基地为真实场景教学载体,全方位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完整培养链条。
在创新创业与校企合作领域,20多个实践项目入驻大学生校内创新创业实习基地,孵化创新成果;与怡境国际设计集团、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、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等头部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,保障生产与毕业实习需求。同时,依托生态人居景观设计研究室、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,并以白云数字花园户外实践基地为载体,实现理论教学与真实场景应用的无缝衔接,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竞争力。
★校内实践条件
教学条件照片
★校外实践条件(修改)补充照片,修改文字
风景园林专业构建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,专业现已经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怡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、钟落潭果度新家庭农场、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、广州科美都市景观规划有限公司、广州域道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、等多家珠三角地区及省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就业合作关系。
通过建立校内实践场室及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,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的需要。
邀请行业知名专家、学者分享专业前沿知识
校企深度融合——师生团队赴企业进行授课、成果汇报
学生参与上市企业产教研AI景观设计项目实践并获奖
★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
2023年成功立项“白云-果度”风景园林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。该项目与“白云-果度”农场、台山绿香美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,校企深度融合,促成校企双赢。本专业学生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积极申报“百千万工程项目”,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,并获得多项省级奖项。
师生团队社会服务实践现场照片
组建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”服务乡村实践照片
参加省级微花园设计营造大赛并获奖
在全球生态治理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,风景园林专业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、复合型趋势。
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团队 100% 具备博士、硕士及以上学历,双师型教师占比达 70%,其中教授5 人、副教授(高级工程师)7 人。团队汇聚广东省优秀民办教师、省级技术能手等教育骨干,既有深耕学术研究的学科带头人,也有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实践专家。
近年来,教师团队在全国及广东省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,累计十余人次;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省级以上专业竞赛,助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、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、英国生态设计大赛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设计展演、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景观大赛等权威赛事中获奖,分展现了卓越的教学水平与专业指导能力。